孩子都很喜欢问我们为什么读书,
尤其中学的孩子更是想要知道。
我们是怎么回答的?
我们通常告诉他:
“读书很重要,
读书了以后就有工作,
读书可以赚钱,
读书才有竞争力,
你不读书那你要做什么?
难道你要放弃自己吗?"
李崇建老师说后来他发现这样的谈话对大人和孩子来说一点帮助都没有,
因为他要问的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东西我们没看到,
或者说我们大人不太愿意去看,
眼睛关起来。
可是如果懂的人一问,
只要两句话,
孩子就会哭了。
”我为什么要活在世界上?“
孩子对我们的存在有困惑,
他问谁基本上都很难有人给到他满意的答案。
我们从来没有在问题方法上面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忽略了几个问题意识。
”人没有目标怎么办?“
我们不可能笨到去问答他们‘人就是要有目标啊!'
一个孩子生气,
他要的不是不生气。
如果我们的应对目标是要怎样让孩子不生气,
我们告诉孩子的是理性,
就是要忍住。
这是孩子做不到的。
当面对难安、愤怒、沮丧,
你是怎样面对的?
带最多的就是惧学症
这里有个脉络,
孩子在家里面,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比较多的关怀,
比如隔代教养、家庭里面非常纷乱的。
孩子的情绪暴起暴落,
他们的心灵里面非常的凌乱。
这个感觉不是他们想要的,
这个感觉常在这个(身体某个部分)浮躁,
浮躁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要努力,
甚至给他期望,
你要相信你自己
你可以的。
孩子没有办法达到大人的期待,
他只好往后退,
只好在他的生长过程中不断的边缘化。
问题意识的导入是怎么导入的?
如果一个人内人格发展成熟了,
他怎么可能让自己堕落?
怎么让自己不成功?
就这个方向里面,
我们来应对一个孩子不读书,不做功课。
孩子不是不想专注,不专注,
而是要如何专注,
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在。
"你如何应对你的孤单?
我们在对方的家庭脉络里面敲了2下,
捉了个词,
跟他做工作。
大人不太敢面对情感,
就把情感压在了孩子的身上。
比如说一个大人很焦躁,
那他对应孩子的里面就充满着焦躁。
跟大人讲太多的理念没有用,
我们说,
你要耐性,
从大人的内在有个缺块导入,
然后用螺丝刀开进来。
如果我们不在很多的挫败中走上来,
我们不太可能养成真正的素丽。
_______________
这个眼泪是什么?
回到当下,
经验自己。
脉络再讲个人内在:
停顿= 接纳=焦虑感更扩大
停顿给听的人什么样的反应
运见---心里会比较安全,比较想发展一点
孩子真正问题的处境是从情绪里面去反映他的动作
我生气我会做什么行为,。。。。
行为和情绪是从感官里面去发展的。
导入孩子感官的运作:
_______________
这个眼泪是什么?
回到当下,
经验自己。
脉络再讲个人内在:
停顿= 接纳=焦虑感更扩大
停顿给听的人什么样的反应
运见---心里会比较安全,比较想发展一点
孩子真正问题的处境是从情绪里面去反映他的动作
我生气我会做什么行为,。。。。
行为和情绪是从感官里面去发展的。
导入孩子感官的运作:
例:2年纪小孩--摸手焦虑
提问连接(感受)--第一句话连接:
提问连接(感受)--第一句话连接:
立刻回答是在大脑概念的层次上面回答--不要
他的生命经验里面教导他要这样回应你的
大人需要多一些停顿, 10秒
大人不需要觉得尴尬说快点说啊,
这样破坏了这个链接。
不要急于求答案。
"XXa, 你有什么想法?“
“虽然你没有回答,
但是很认真。
如果想到了,
再跟老师说。”
把团体动力带给了全班。
弟弟啊,(停顿)
你很紧张啊,
你很紧张吗?/你会紧张吗?
你会害怕吗?
你会怕跟我说话吗?(封闭的语言)
你有害怕跟你的老师说话吗?
你有害怕你的老师骂你吗?
老师保证绝对不会骂你,
你相信吗?
谢谢你啊,
只是第一次见我,
你就相信我。
你现在还会紧张吗?
孩子啊,
在教室里面,
妈妈说你被老师放在旁边 (时间的横对),
有吗?
你喜欢吗?
你很生气吗?
你很难过吗?
你会害怕吗?
(可以在感受上工作)
(时间不够拉到别的方向)
那你知道你怎么会被老师放在旁边吗?
你有班级里面跟人家打架吗?
有吵闹吗?
你有跟同学顽皮吗?
发生什么事啦?
谢谢你啊,弟弟,
我跟你妈妈说。
原来大人的对话里面都在惯性里面打转,
而不是让一个孩子拥有觉知。
我们的语言里面经常不觉知。
“你站起来(他过动)”,
”我又没怎样,
他还不是再吵,“
这就是不觉知的对话。
所以我们在应对群体里面的孩子,
他有了一个细微的状况,
我们所用的应对语言里面,
所发展出来的脉络是让一个孩子根本不知道他怎么啦。
大人说”怎么不知道,
我都跟他讲了不要吵了!--这就是不觉知。
所以我有一个方向:哦,孩子不觉知。
那觉知的对话就是我们的工作。
觉知的对话怎么带进来?
妈妈,
你的儿子还不错,
他关注你,
他很安分,,
他没有冲出去,
也没有跟你要手机,
我觉得他还不错。
“弟弟啊,
你说你是童子军。
老师很好奇,
刚才我称赞你,
你说你是童子军,
怎么啦?
你负责任啊,
你守纪律,
那你也是守次序吗?"
国小二年级。
老师没有用他的资源,
没有觉知的语言。
————————————————
孩子很纷乱。
我们没有听到一个声音:
忽略了我心灵里面其实也不想打了,
我做不到,
内在纷乱,
浮躁的感觉。
孩子有个价值感
你有了生气,有了悲伤难过,
怎么办?
你不能生气,
否则你就不够理性,
你不能难过,
否则你就不够勇敢。
你不能害怕,
否则你就不够成熟。
所以压抑感觉
愤怒怎么表达?
难道我就这么表达吗?
很重要的脉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元批评里面的对立
带着质疑和批评
作为和孩子的连接语言/感官所带来的反应
1. 怎么啦?
2. 还好吗?
3. 发生什么啦?
4. 我很好奇
带着质疑和批评
作为和孩子的连接语言/感官所带来的反应
1. 怎么啦?
2. 还好吗?
3. 发生什么啦?
4. 我很好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