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9 October 2015

教育教养读书会”好好生活就是教育“ 25/10/2015-用优良正确的语言,做孩子的沟通榜样

说话艺术

分际失守的缺失,同样反映在语言的教导上

上一代的缺失         =  威权 (只准听不准说,大人用词严厉)
教养方式过度修正 =  把经验不足的孩子提升到本不该有的人际位置
                                  + 自己本应该为孩子做示范的标准降低到跟他们一样
                                      大小事先问过孩子的意见

忽略: 我们很少检讨这个失守/语言教导上的缺失

——————————————————————
语言教育 (学多种语言) Vs 言谈教育= 语言失教

连以前最注重品质的传播系统都不再对自己的发言负起职业责任

大环境的言谈素质下降
外界环境 =  一股影响
家庭         =  最后把关  VS 家=放松的地方,讲话客气=见外 (两套应对人际的标准)
ie: 对外人客气有礼,对家人粗糙蛮横
建议:             让孩子知道外人和家人是一样的地位,都是长辈,要同样有礼沟通


听学几年---谈吐改变
表达方式
————————————————
粗鲁                 = 证明彼此亲近的程度
搞笑/尖酸刻薄= 能引起注意
低俗                 = 赢得认同

————————————————

未能及时指正提醒,将导致未来的难堪评价

无礼        Vs 不做作、可爱、天真、有话直说?
说话有礼 = 违背人性喜好的负担?

深思+考虑:有些教导在 童年 执行 不算严格 Vs 施教于具备常识的年龄尴尬

说话方式和音量没有调养,
以后出社会朋友不敢指正+提醒

指正 (小时候)  VS 评价(长大后)=伤害

从小用同一种礼貌面对生活--=/调整 (环境,人),
那不是更愉快?
————————————————————
大人的“言”教,是培养孩子说话素质的重要养分

语言教育=多方面素养的集合


从教育和社会的现场,灌输给孩子养分
除了主动告诉他们此处不对之外,
同时指出怎么说会更好。

用词/句型、 (真心诚意)表达方式/应用--累积--谈吐自如

同一种心思的话语有好多种--慎选--传达 意义+情感
契入对方=语言的素养
自觉感受到/ 重视别人的感受 +美感

为了表示亲切,忘了语言的身教=示范用语轻佻/轻薄/恶言=失辈分伦理
误以为胡言乱语 =可爱
影响快速深刻

用词对,角度和气氛不对--传达的信息跟着失真

————————————————————

影响孩子最主要的两大力量: 家庭 + 学校
父母+老师应该有所坚持
教导正确的沟通形式,
好好说话= 学习尊重最好的开始
从生活应对教起
细微指出的重要

以前 VS 现在--不同的缺失

例子:
原本很简单的“是/不是”---- 变成---- “要不然!”--挑衅
“好”,“不行”-----------------“为什么一定是我?”
“我会吐!难道你一定要看到我吃完后吐给你看吗?”
“我爽” ,“不错"--不该随便用
”好恶“-------根本不该用
”像一坨大便"---非常没有礼貌
“你怎么不去死啊”--咒骂不敬  VS 推心置腹
“你很贱”
“死人骨头” “凸肚短命”


隐忧: 在还没有吸收好的语言的营养之前就积养不良的习惯
流利 但让人听了很不开心
以前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讲的--用粗俗的话反衬相处的趣味


责任: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不要只批评大环境变坏,自己是否谨言慎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糙的语言/ 说话庸俗  容易吸引孩子?

是否跟他们接触新词时的情景有关?
生死/引申为结束,他们却喜欢“嗝屁”
像传染病那样---每个孩子兴奋的学用
即使清秀女孩也照说

人的大脑喜欢轻松嬉闹时听到的话语吗?
为什么粗言跟坏朋友一样,都比较有拉力?
说话应该如何教?
好的说法和坏的说法是否都让孩子了解?
父母同意伶牙俐齿逞口舌之快的孩子是反应敏捷?
在问而不答的不足 与 出言不逊的太过之间,亲师双方改如何努力?

随时利用机会,提点应对说话的礼节
(果/收获)榜样依循=(耕耘) 良好的说话榜样
教导更委婉的词句/ 善意的谎言 (white lie)去表达拒绝之意
再难吃也要诚心的道谢

家长可以把孩子集中起来一次教 +检讨
牙尖嘴利 = 不忠厚
少讲话比较不容易闯祸
话到嘴边留半句,想想先

不可因溺爱而姑息养奸
应对不佳--阻碍往后在职场上的升迁, 交不到 好朋友
  
————————————————————

语言代表心境,骂肮脏话代表心也是肮脏的

(嘴巴不好,心再好,也是不好--慈济)
电视文化
以前:荧幕里“粗话"盖过去,父母告诉=讲粗话是没有修养+品味,
            反映没有读过书,骂人就是骂自己

立法委员打架--变成荧幕上的语言
亲密的口头禅=低俗艺人
孩子不理解这种说话方式反映自己的粗俗

苏东波笑佛印是粪
——————————
录音:

请星期天会参与读书会的朋友准备一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