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5 December 2014

思路图 mind-map (sudut i-think)



1. Circle map
Purpose: To define in context; generate ideas; examine how you view someth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ubble map
Purpose: describe traits characteristics, feelings attribut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ouble bubble map

Purpose: To relationships between two items; it allows for comparing. 







——————————————————————————————
4.  Tree Map
Purpose: classifying things and ide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Brace Map
Purpose: Part to whole relationship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Flow map

Purpose: arrange sequen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Multi flow map
Purpose: to show cause and effe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Bridge Map
Purpose: Seeing relationships; analogies
















Sunday 14 December 2014

游戏疗法--笔记(一)

儿童年龄幼小,但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却不一定简单。
他们的领悟能力和心理复原能力都比成人弱。
  • 治疗过程是让儿童有机会获得自己的平衡,让他们逐渐树立自尊心
  • 玩具=儿童的词汇
  • 游戏=儿童的语言
  • 以游戏为中介
    • 互说故事疗法、绘画:电子游戏中的角色
  • 让儿童自我解除精神困惑,排除心理阻碍,修通
    • 出师、受伤、伤愈、胜利




治疗师需遵守的原则
1. 关系       :融洽---轻松、自由表达情感=宣泄+释放
2. 接受       :态度---儿童非常敏感。耐心、平静、稳定、友好,
                            无:批评+责备的语言,也不要对某些语言表扬

3. 反馈        :迅速承认+反馈--逐渐获得自知力--让儿童洞察行为,获得鼓励,继续前进
4. 儿童中心:让儿童负有---自己选择和改变情况的责任,要儿童学会自己承担。
                       

心理诊断
心理和情绪问题

溯本求源
显在原因/外显行为 + 潜在原因
咨询室的表现 + 变化时间

1. (失去亲人/家庭暴力/离异/父母出现意见分歧)创伤后的情绪反应厌学
短期发生的明显变化
消极、否定
儿童表达能力欠缺,也缺乏适合倾诉对象
内心积压的情绪问题逐渐严重


2. 过分寻求关注: 奇怪举动:如:挤眉眼,突然摔倒地上手舞足蹈,喜欢主动惹别人

3. 过分担心和焦虑:说妈妈不喜欢自己

4. 无法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出现分歧--矛盾越大
精神(经济制裁、语言攻击/辱骂) & 肉体(殴打)的虐待


治疗方针

  1. 运用适合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规律的互说故事疗法--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

治疗过程

  1. 示意 可以坐在沙发上玩一会儿
  2. 告诉他游戏室里的玩具可以自己拿来玩
  3. 鼓励自我介绍
  4. 主动提一些随意想到的问题:在家里干些什么,在家开心吗?


——————————————————————
儿童游戏疗法心理案例例集--徐光兴主编 (吉林出版集团)

Wednesday 10 December 2014

如何选故事?

好故事?
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营造美好的氛围, 如童话(但目前市场有黑色童话)

,
1.兴趣

学习优势管道
1.从五官切入
2. 提供多管道的学习机会
3. 交叉管道的演练



2.年龄
9个月                        :   对图画产生兴趣
                                      简单、鲜艳、2每页-3个字,郎朗伤口

1岁左右(能说话):提供图画书+陪伴
                                      句子长度、故事情节复杂

1岁半(有看书的欲望):大量提供+复述
1-3岁                                 :可加入科学绘本
2岁以后(识字的欲望):讲&编,也可让孩子描述。
                                              通过读学习说话
3岁后                                :学习独立阅读
                                              营造读书的氛围

小学低年级                       :童话、科学、英雄模范、寓言
小学高年级                       :历史、科幻、古典

选 ------一起读----交流=培养兴趣
氛围:固定时间+环境=养成习惯


3. 种类
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

4. 熟悉--与生活经验相关

5. 经得起翻页


Saturday 6 December 2014

文字的力量

















我看到一句话好话的力量,
可以让孩子在短短的时间内互相提醒。
————————————————————
我一直很烦恼,
烦恼现在的孩子怎么口不择言。
嘴里动不动就吐几句刺人的话,
即便是很小的事,
只有越搞越糟糕,
不做到让对方受伤绝不罢休。
模仿什么都不厉害,
就是模仿咒语、不堪入耳的马上学,马上会。
“你没有耳朵的啊?!”
“滚开!谁叫你顶住我!
“Ganasai !"
"Nei Buuuuuut!!"
"去死啦你!”
——————————————————————
当我把好话写在白板时,
小朋友的眼神透露一个信息:陌生!
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心里微微的震撼,
其实他们打从心里是知道那些话都是让人听了非常舒服的话,
它是创造美好和谐气氛的咒语。
它可以让小事化无,
它可以让我们感觉很有 "力量"。
可不是吗?
好话是具有力量的。
唯有找不到力量的人,
才会去选择用别人丢弃的字眼。
学了那么多年的文字,
知道了那些字,
却不明白它的力量,
于乎哀哉!
(推荐:绘本《文字工厂》,静思语)

耳边的声音



老大和老二刚上完课,
回家的路上她们在车内聊起。
“你做么懂妈妈来了?我都没看到也。"老二问老大。
”刚才我听到妈一边挥手一边喊”小鱼,颖颖!“ 老大答。
”啊?刚才那么多人,我哪里敢大声喊你们的名字?“ 吓了一跳的我感紧澄清。
”真的,我真的听到你叫“小鱼,颖颖,回家了!” 老大继续说。
”我看是你的幻觉。“ 我不屑的说。
”每次你去上课,如果我们有去shopping centre,我 也是会听到你在叫我们。那时我也很奇怪。“接着老二也分享她的经验。
当然啦,
老妈我的声音永远是伴着你的。
尤其你要做坏事时,
那个声音还是特别的大声!
话说回来,
能把妈妈的声音收在心里,
就是我在他们的心里是有一定的分量的。
嗯。。。。。。。千万不要是那个发唠叨的就好了。
这让我想起我妈妈的呼唤。
那个声音也总是在叫唤我回家的时间到了!
而当时的我每每听到那个声音就显得特别的高兴。
可不是吗?
在园地辛勤的工作了几个小时就等待那句”回家了。“
虽然没有故事听的童年看似可怜,
我却有着那个呼唤的陪伴。

Monday 1 December 2014

走出家庭线

我边念书边工作,
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幼儿园至小学阶段我就和妈妈一起工作了,
中学时也有好几次跟朋友一起工作的经验,
大学时则是独自一人去干了好几个月的工。

这些经验都很好,
让我的眼界开了,
无论是看待事情的角度与心胸的宽度,
没有一样我不成长。

我常想为何爸妈生我们几个,
只有一个最像他们!
后来我觉得我找到答案了。
原来是我们的生命从很早开始就与外界联结,
与家庭的线就不如留在家里不出去的那个紧。
即使看似叛逆的他后来离开了家,
但家庭所带给的影响却是远远的比我们几个大多了。

a + b = ab c
有时候结果里面也可以是没有a或b,
即使有a 或有b, 甚至ab都有,
接纳它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唯有找到那个想变的心,
我们就能踏出来。

走出来了,
才看到原来自己拥有那个寻找与改变的力量。

课外活动干嘛的?


















课外活动关学习什么事?
参来做么?
吃饱没事做呀?!
他都不要去,我不是算咯.

说这些的人肯定在求学时期没有参过课外活动,
或是没有体验过当中的乐趣与成长,
才会说得如此大声,如此不重视。

最近越来越多人与我分享关于孩子课外活动的看法。

有个爸爸说:“如果孩子现在不学点什么,或是参点活动,以后闷的时候,朋友一句”去赌啦“,孩子真的就跟了,因为没有事做!”

因为是过来人,说起这句话,还真的语重心长!

有个青少年则分享他的转泪点,里头就提到在课外活动在的他成长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一个拥有健康活动的孩子,
边边角角,里里外外都是属于阳光。
有意义与适量的课外活动带来的是多方面的优点,
压力的纾解,
视角与心胸的宽与深的磨练,
自我价值的提升,
社交能力与情绪的管理。
在既不伤害课业的情况下,
找到展现自己的平台,
学习的路上越变越宽畅顺利呀!

一个人读不读好书,
也跟他有没有自信有些些的关系。
能展翅高飞的孩子不一定是书得好,
书读得好不一定在职场与人生得意。

现在的孩子“派系”分明。
一派是课外活动超多,
另一派是什么都不参。

写到这里时,
我想起了某一句话:人生就是一个加减,这时候你不加这些,老的时候减的特别快,最后就只剩下“看戏‘这件事可以做。看到你倒下为止!

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原来给的就是人生一个精神的存款,
为往后的”减“多留一些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