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7 April 2016

亚斯伯格症 Aspeger

在收集复合他的特征的资料,
所以资料并不完整。


特徵

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必須具有以下三種徵狀[1]
  1.  (Social deficit) 社交困難
  2. 溝通困難 (communication deficit) ,--(这个我倒觉得他并不会有明显障碍)和
  3. 固執狹窄興趣 (rigidity or restricted interest) (是非常固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對常規無法理解或僵化規則
  2. 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感不安,甚至出現不穩定的情緒。
  3. 患者的情緒成熟度只有年齡2/3左右。
  4. 執著一種或多種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為。
  5. 在分辨真實與虛擬世界上有困難
————————————————————
也有理解表情與他人的意圖沒有感到不自由的亞斯伯格的人。 他們時常和人眼神交會有困難。幾乎不與人眼神交會,感到那是會讓人緊張的動作的時候較多。

也有對自己所關心的領域一個人不斷說下去這樣的舉動的時候。

更加強烈的對於感情進行反應,對於什麼而反應則是時常不同。他們所欠缺和發展遲緩的是「理解他人的情緒」,和將自己的感情狀態用肢體語言及表情的細微差異等傳達給他人的能力。多數亞斯伯格的人會覺得被他們周圍的世界不能理解地背離了。


play doh making

CHOCOLATE SCENTED PLAYDOH:
1 1/4 cups flour
1/2 cup cocoa powder
1/2 cup salt
1/2 tablespoon cream of tartar
1/2 tablespoon cooking oil
1 cup boiling water.
Mix flour, cocoa powder, salt, and cream of tartar together. Add cooking oil and boiling water to mixture. Stir quickly and mix well. Cook over low heat until dough forms a ball. When cool, mix with your hands. Store in airtight container.

Monday 25 April 2016

艺术治疗 Art Therapy



















第一集: 什么是艺术治疗
               https://www.facebook.com/114544091918888/videos/1065142440192377/?fref=nf
第二集:   艺术治疗对特殊孩子的帮助,影片小孩: 过动儿
              https://www.facebook.com/114544091918888/videos/1065712123468742/ 
                    
第三集:   《从“心”出发寻健康》
                  https://www.facebook.com/114544091918888/videos/vb.114544091918888/1066173580089263/?type=2&theater

Monday 11 April 2016

我国精神健康问题调查

马来西亚国民健康及发病率调查报告显示,
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
1996年的数据仅13%。
“2006年的数据是19.4%,
2011年增至20%。
“压力、焦虑和抑郁是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
相比起2006年,有更多年龄介于5至15岁的儿童心理健康出了问题。

























——————————————————————————
看看我们大人这一块:

1. 据2006年国民健康的发病率调查,共有11.2%的成年人有某种形式的精神健康问题,
在1996年的比率是10.6%

共有12.1%妇女面对的精神健康问题,而男性则占10.4%。
共有19.5%的乐龄人士(70至74岁)与14.4%青少年(16-19岁)也患有精神健康的问题。
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士是患上精神健康问题最高的组別,共佔16.6%

2. 精神健康问题导致全球各国自杀率升高,几乎每40秒就有一个人死亡。

3. 在发达的国家研究显示出,
每4至5个人之内有1个人会在过去的12个月内遭受到某种形式的精神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重性忧郁症本身将会在2020年成为第一的疾病负担。

————————————————————————
起源

洛曼医生说学生心理健康不佳主要来源于
1. 父母及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太高,
家长及学校对学生学业上的高度期待,也是导致学生备受精神压力的原因。
2. 父母的教养将影响孩子的性格
3. 人际关系问题。
4. 遗传/家族病例史
许多心理状况,特别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可能由遗传引起的。
若有精神分裂症或情感精神障碍,类似躁郁症或重度抑郁症的,后代有很大的机会遗传。
5. 家庭疏忽。
6. 城市化
————————————————————————
后果

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有着重大变化,并扰乱工作及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不佳的学生一般有自卑、容易悲伤、烦躁不安、学校表现不佳及人际关系问题。同时,也有逃学、霸凌、破坏公物、自我伤害及自杀行为。
“如果未被发现或不及时治疗,它会在成年后变成难以治疗的心理问题。这会影响他的自尊、人际关系甚至导致滥用药物。

——————————————————————————
安德鲁医生说,目前对儿童躁郁症存与否,仍各有看法争辩当中,因为儿童心理健康症状可能比成人难以发现和治疗。
“暴躁的脾气、违抗行为、拒绝上学及尿床表明他们有这方面的迹象,有必要做出心理评估。”

这些患有精神病的人中只有30%的人会寻求医药治疗,其余约70%从未受过专业治疗,且多数的人士都只寻求传统治疗。
——————————————————————————

我们可以做什么?

1. 让孩子学习情感的正确表达有助于调节情绪,
2. 父母和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孩子的行为变化,因为这些是发现他是否有精神问题的征兆,
3. 认识精神健康和精神病,并积极看待,
4. 给予孩子他个人发展接近区高一点的期望,而不是过高或过低。
5. 推荐僱员援助计划以便提高工作场所的精神健康素质,进而提升僱员的生產力。

Monday 4 April 2016

告别

当生命走到一个阶段时,
那就是挥手说告别的时候。

身边的同年龄的也好,
小的过自己的也好,
一个一个都开始离开了。

望着小时候一起拍的照片,
数数时,
我会发现怎么越缺越多了。

记忆可能模糊,
感觉却依旧在。

Sunday 3 April 2016

心理医生(PSYCHIATRIST)与心理治疗师(CLINICAL PSYCHOLOGIST)的分别

http://www.psychiatry.com.my/en/psychiatrist-vs-psychologist

PSYCHIATRIST


To become a psychiatrist in Malaysia, he/she must first complete a five to six years of medical training (Degree in  Medicine). Upon graduated as a medical doctor, it is compulsory for him/her to serve in the government hospital for  four years. It is then he/she is allowed to apply for specialist training in psychiatrist or psychological medicine (Master  in Psychiatrist or Master in Psychological Medicine). To become a registered psychiatrist in Malaysia, he/she must complete the four years (minimal) course in master  degree and six months of gazetted training.

As a medical doctor, a psychiatrist has received the basic science training in pharmacology. As a result, one of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a psychiatrist from a psychologist is that psychiatrist is allowed to prescribed medication  together with psychotherapy for his clients.


CLINICAL PSYCHOLOGIST


Clinical psychologist is a subspecialty in psychology. First, he/she must complete the study in the bachelor degree in  psychology which is a three to four years course. However, a psychology graduate does not have the knowledge psychology  treatment. This is because the basic degree in psychology does not include clinical psychology training.

To become a clinical psychologist, he/she must received a further training in master in clinical psychology. Only a certified  clinical psychologist is allowed to give treatment to clients with psychiatric illnesses. In 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ist is not a  medical doctor, he/she is not allowed to prescribe medications but only provide psychotherapy for the clien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医生(PSYCHIATRIST)与心理治疗师(CLINICAL PSYCHOLOGIST)的分别


因为心理科学主要发展自西方国家,所以这里还是以英文字眼来作为解释的开始,也就是 PSYCHIATRIST(心理医生)和CLINICAL PSYCHOLOGIST(心理治疗师)这两个主要名词。
我们从百度字典来了解字面上的意思:

Psychiatrist = 名词n.心理医生,精神科医师
Psychologist = 名词n.心理学家
clinical psychologist = 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


PSYCHIATRIST(心理医生)


PSYCHIATRIST在中文里有几个译名,主要的是有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

要成为一名心理医生,一个人必须先完成5 到6年的医学学士课程 (Degree in Medicine),毕业成为医生 后必须为政府服务四年,然后才能申请修读心理医学硕士 (Master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

心理医学硕士是四年的专科课程,毕业后就能成为正式的心理医生。

因为医生必须修习药物学(Pharmacology),所以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可以开药物给病人服用。


PSYCHOLOGIST(心理治疗师)


CLINICAL PSYCHOLOGIST在中文里的译名有心理治疗师。

他们必须先念完大学心理科系(Degree in Psychology)大概是3到4年,因为心理学士 课程是不包括精神病理学,所以毕业生没有治疗心理病症这方面的知识。心理系毕业生 必须修读心理学硕士课程(Master in Clinical Psychology)才能成为临床心理治疗师(Clinical Psychologist)。

只有拥有Clincal Psychologist学位才能治疗心理病症病人。因为心理科系没有包括药物学 (Pharmacology),所以心理治疗师不能开药给病人服用。但两者都能给予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

Johor Psychiatrists and Psychologists contact

List of Private Psychiatrists (精神病) registered with the Malaysi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refer: http://www.psychiatry-malaysia.org/article.php?aid=449

Johor


1. Dr. Benjamin Chan Teck Ming
Consultant Psychiatrist

Chan Specialist Clinic
31A, Jalan Keris,
Taman Sri Tebrau,
80050, Johor Bahru
Tel: 607-3382323
Fax: 607-3359923
Email: dr.benjaminchan@inbox.com

--------------------------------------------------------------

2. Dr. Jimmy See

Klinik Pakar Jimmy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ural Medicine Sdn Bhd)
603, 6th floor,
City Plaza,
21 JalanTebrau,
80300 Johor Bahru
Tel: 07-3338012

--------------------------------------------------------------

3. Dr. Ramlee Md Tamin

Please be informed that Dr. Ramlee Md Tamin has retired.

--------------------------------------------------------------

4. Dr. Jeyarajah Selvadurai

Klinik Pakar J. Rajah
(Brain & Mind Clinic)
1st Floor, 52-01
Susur Larkin, Perdana 2,
Larkin Perdana
80350 Johor Bahru
Tel: 07-2342099
Closed on Fri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ikiatrik JB Hospital Sultanah Aminah

Ketua Jabatan Psikiatrik 
Dr. Farahidah Binti Mat Dai
Tel : 607-2265251           
Fax : 607-226 5253E-mail : drfarahidah@moh.gov.m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spital Permai, Tampoi, Johor
Jalan Tampoi, 81200 Johor Bahru
T:+607 237 3333, F:+607 237 1396
Mon – Fri
1430 – 1630
Walk-in allowed. Referral letter requir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SPITAL SULTAN ISMAIL,
Psikiatrik
Ketua Jabatan

Dr. Suraya Binti Yusoff

07-3565000 samb. 6178
Pakar

Dr. Surina Binti Zaman Hur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spital Pakar Sultanah Fatimah, Jln Salleh, 84000 Muar

Management & Professional 

    * Psychiatrist UD54 = 1 person 
    * Psychiatrist UD48 = 1 person 

06-9564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spital Permai 

is the second largest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Malaysia and is the secondary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 for the state of Johor, Negeri Sembilan, Melaka, Pahang, Terengganu and Kelantan.

provides comprehensive, effective and quality psychiatric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Outpatient Services
Adult Outpatient Clinic
Psychiatric treatment for patients aged 18 years and over. Any inquiries and appointments, please call 07-2373333 ext 333
Child and Adolescent Clinic
Psychiatric treatment for patients aged less than 18 years. Any questions or appointments, please call 07-2345414
Permai Clinic (Addiction Psychiatry)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drug addiction problems. Any inquiries and appointments, please call 07-23808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ls refer the link below for the rest of states
http://www.brainmindspecialist.com/who-is-dr-vincent-wong/

林文彩老师的语录

我很喜欢上老师的课,
她的课内容表达得非常的清楚,
加上她用了很多有力量的文字,
让我在课程里面受益很大。
感恩老师的教诲!
——————————————————————

1、最看中孩子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孩子即便现在成绩中等,但内在是丰满的,快乐的,自信的,他有能力应对未来的人生,对自己负责……身为父母,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这样的价值观一定会影响孩子,慢慢地,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便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林文采

2、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自身后天的努力,80%取决于他的父亲。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他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你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林文采

3、应对孩子的偏差行为:一、忽略;二、鼓励强化正向行为。——林文采

4、有位妈妈的问题是,孩子总是反复问妈妈是否爱她。妈妈每次都回答:“我爱你,你这么乖,这么懂事,又爱学习,我怎么会不爱你呢?”孩子还是反复的问。林老师说:“你只要说‘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就行了。”——林文采

5、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就是你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也就是说当你失败了,有挫折感了,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你会不会对自己非常严厉?会不会不能原谅自己?如果是的话,那么当你成为父母后,你的孩子犯错时你也会这样对他。——林文采

6、人际关系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如果你不愿意改进与人相处的方法,身边的人发现真相之后都会离开的。是我不愿意改变,还是没到预备好改变的时候?——林文采

7、一个人如果在0-7岁期间得到良好的心理营养滋润,则一辈子会充满力量,赢得幸福和成功。这些营养是:1、无条件的接纳(0-3个月);2、信任(安全感,4个月-3岁);3、肯定/赞美/认同(4-5岁);4、教导/认知/模仿(6-7岁)。——林文采

8、当你吼出“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的时候,你最需知道的,不是你的孩子偏执不愿改,而是你的方法有错误。重复旧的方法只会得出旧的结果,现在开始,尝试纠正你的教育方法。——林文采

9、婚姻关系是平等的,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请尽快放弃。接纳就是美好婚姻的前提,发生矛盾了你可以去沟通,但强行改变只会让你和对方深陷痛苦。——林文采

10、天生磨蹭,我的“安心稻草”。高兴没有时间概念,磨磨蹭蹭的问题,已经折磨我很久了。林老师解释说,大人做事情时有目标,想的是做完这件事才能做其他事。而孩子做事时没有目标,只是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大人是为了“完成”,孩子是为了“体验”。——林文采

11、0~3岁的孩子最需要安全感及充分的爱,这个时期的心理营养对孩子最重要,也能迅速给孩子培养”自我价值感“,当”自我价值感“足够的时候,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更自信,并且也有足够能力去爱人。——林文采

12、以个人感受,我们这代人和父母之间颇多情感需要处理,真的很难以“接纳”二字简单概括。关于对老人帮忙带孩子的抱怨,记得林文采老师说过,方法只有两个,第一、接受老人的方式。第二、你自己来带。——林文采

13、现代企业管理人与人之间的防备与不信任造成人们心灵枯竭,出现许多负面情绪。管理者可组织“心理滋养”的活动,建立亲和感,给员工赞美、认同、肯定,接纳他人。毕竟全世界都要“心理滋养”。——林文采

14、一个人先要学会做应该的事情,即承担责任,然后才能做感兴趣的事情。——林文采

15、所有心理治疗最后都是宽恕和爱。“放自己一马,放别人一马。”没有爱就没有治疗。宽恕不是能力,不需要积累,而是一种选择。小孩子从不记仇,都是很快宽恕。——林文采

16、养孩子是不辛苦的,如果很辛苦,那就说明养错了,拥有一段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是很滋养你的人生的。——林文采

17、一个没有能力爱自己的人,他是没有办法爱别人的。——林文采

18、如何成为好父母?:1、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2、暴躁的父母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 3、父母在意旁观者的眼光、不自觉的攀比等,是因为缺乏自我认可,需要自我调整。 4、父母对孩子具有补偿心理,说明他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的成长,不能忘记自己对父母的渴望。——林文采

19、对孩子来说,“温和而坚持”的妈妈是合适的,温和指的是态度,坚持指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规则的界限,明白他要为自己负责任。——林文采

20、我是有限的。我的精力有限;我的时间有限;我的能力有限,所以有些事情我能做到,有的我做不到,那么我们拒绝别人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那么别人拒绝我,我也能理解他是有限的,而不是因为我不够好而被拒绝。——林文采

21、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内在有许多情绪垃圾没有处理,就会累积起来,然后在不停的寻找出口,孩子的偏差行为就是其中一种表现。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成为身心一致的人,然后你才能教孩子这么做。——林文采

22、每个人的期待都是属于自己的,别人如果愿意完成你的期待,要心存感恩,如果没有的话,那只是自然。——林文采博士

23、对孩子真正的鼓励:鼓励最重要的一点是不隐含强求继续良好的表现,例如称赞孩子做得好,但不说希望以后做得更好和加油,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单纯的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林文采

24、负面情绪是一种能量,它促使人们去改变,去学习,从而推动成长。但有一些情况,如负面情绪表现过度、出现偏差行为等,需要我们警惕。孩子的情绪问题,根源在家庭,它藏在爸爸、妈妈、孩子组成的三角关系中。——林文采

25、心理营养包括:1、无条件的接纳,2、父母看到、重视孩子的优势,尤其是父亲,3、母亲有足够的安全感,如信任孩子,保持情绪稳定4.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5、父母给予孩子时间去寻求模范,学习人际关系……——林文采萨提亚

26、在悲伤中看到温暖,在挫败中看到希望,在羞愧中看到尊严!——林文采
27、在对待孩子无度索取的问题上,应秉持温柔而坚持的原则。如果一味放纵孩子的索取,那孩子变得骄纵野蛮也是你一手造成的。——林文采

28、沟通从外到内,可以分为五个层次:1、打招呼(Hi),2、谈事实(Facts),3、观点和见解(Perspective & Idea),4、感受(Feeling),5、敞开(Open)。关系随着沟通层次的不同停留在相应的层次。——林文采

29、有种爱就是为了更好的离别,那就是:母爱!——林文采《萨提亚》

30、夫妻单单有爱是不能走完一生的,还要彼此接纳!学会当我们有冲突的时候,如何处理冲突;学会如何增进友情,把对方作为好朋友对待!——satir model专业课程 林文采

31、在我的概念里,安慰物是宝宝安全感不足够,自我弥补的一种方式,至少三岁前是没必要戒除的。我女儿快三岁了,睡觉也一定要捏着她的"小领子"的。——林文采

32、孩子独自玩的时候有一个习惯,他们玩着玩着就会跑到妈妈身边呆一会,然后又跑去玩了。这是孩子与生俱来对母亲的依赖感,他们在母亲的身边待着是为了获取能量,然而终有一天,孩子必须面临与父母分离的境地。舍得让孩子安心地在天空飞翔,并且懂得如何让孩子理解分离感的父母,才是聪明的父母。——林文采

33、0-3个月的宝宝,妈妈除了生理上给予宝宝母乳的滋养之外,心理上只要无条件地接纳你的宝宝,把它视为你生命中的至重,就给了它足够的安全感。这点几乎每个妈妈都可以满足,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自然会分泌一种荷尔蒙,让你有足够的情感欣赏那个折磨你的身体,皮肤皱巴巴的家伙。——林文采

34、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外面表现退缩,在家里却很凶?:碰到越安全的人,情绪越容易爆发。所以,有的孩子因为在外面害怕才控制了自己情绪,回到家没什么可怕的就开始攻击。这也是小孩会虐待动物、欺负比他更小的小孩的原因。虽然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机制,但还是错的,要帮孩子处理情绪。——林文采

35、萨提亚女士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自我的部分处理好了,他就可以去应对外界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有点儿像中医的理念,首要的是帮助一个人健体强身,那样子纵然外面有球菌、病毒,他也可以去抵挡。——林文采

36、育儿是——爹的精神娘的胆! 0-3岁,妈妈的无微照顾能提供给孩子一辈子足够的安全感; 4-6岁,爸爸的赞美鼓励能给孩子的自我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林文采

37、情绪是一种能量,较于成人能将情绪化为工作动力,孩子所承受的情绪更多——他们无处发泄,只能越积越多并且永不消失。如何转化为积极的能量?用文字表达:写出来、画出来、说出来;用声能表达:唱歌;动能表达:运动。——林文采

38、她的一个孩子小时候见到人也害羞不打招呼,旁人说"这孩子真胆小",林妈妈当下的回答是"请不要说他胆小,他只是还没有准备好"。——林文采

39、“不喜欢跟别人争抢东西,不叫胆小。一个人的胆量要在适当的时候拿来用才是好的。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分辨,哪些事情对我重要,哪些不重要,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值得去较劲,有些时候争抢没有意义,也不需要。” 这句话对大人也很有用。——林文采

40、反省是一种美德,能够减轻焦虑痛苦,但反省要有限度,过于痛苦沮丧就有内在深层的问题,人有很多的能力,但绝不是无限的,要接受自己是有限的,也接受别人是有限的,才能活在当下,接受当下就是最好的。——林文采

41、防卫的方法之一是攻击,其二是否认。如果对方一直处在防卫的状态,双方关系久之就会出现问题。内在的愤怒一直压抑在心底,不表露出来,久之就会成为抑郁症。 ——林文采

42、原生家庭的父母关系,会影响以下三点:一.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配偶关系及亲子关系)。二.影响我们的安全感。三.影响我们的责任感(过度责任或没有责任)。每个学员都画了原生家庭构造图:年龄、职业、四个形容词、关系线。——林文采

43、不要让孩子变得过于娇嫩,不要因为家里其他人怎样对小孩,你就不高兴,家里人跟他沟通的方式,将来在外面都会碰到,家庭就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所以不如早点在家里学习一下。——林文采

44、修了自己才能教好孩子,做人做事做管理都是一个道理,修好自己。——林文采(后面没有同步到微博)

45、如果想处理好人际关系,请做好以下三点:1、不说伤自尊的话,只说事情本身;2、不说羞辱、让人感到羞耻、丢脸的话;3、不说让人焦虑的话。如果觉得这样做很难,无法做到,那就只能接受人际关系不好,只能接受亲友虽然爱你、喜欢你,但会疏离你的结果,因为人类的本能是保护生命!——林文采

46、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修炼得很好,那么他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位好父母。——林文采

47、萨提亚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好的夫妻关系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林文采

48、我们家长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是那样的,好像有一个完美的性格模型,但每个孩子在跟人跟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有他自己探索这个环境的节奏和方式,有他自己独特的特质,我们只需要尊重他跟周围互动的方式,让他做自己就好。——林文采

49、从婴儿起,人的天性就是要与人连接的,如果没有连接,内心就是空的,深层的连接就是敞开心扉地沟通,无拘无束,两情相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就开始关闭心门,不愿再与父母深层连接了呢?——林文采

50、领导受气了,发泄在员工身上,员工带着情绪回家,丈夫对妻子发脾气,妻子又对孩子发脾气。大家都在找对自己安全的人发泄,那么最后谁是所有这些情绪的承接人呢?一定是孩子。负面情绪一层层往下走,最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气都发泄在孩子身上。——林文采

51、通过简单观察就可以了解孩子的状态如何,主要看三方面:一,情绪是否基本稳定,不会因一丁点小事就有强烈的情绪爆发。二,人际关系如何,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是否都能良好相处。三,是否有偏差行为(偏差行为主要指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的行为)——林文采

52、家长的模范作用主要在三个方面:如何处理情绪,如何和他人交往,对待事情的态度。——林文采

53、每个孩子本身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林文采

54、如果妈妈在以上两方面不能满足孩子头三个月的需求,孩子就会去找重要他人,妈妈是第一个重要他人,爸爸是第二重要他人。也许以后长大了就会找老师作为重要他人。——林文采

55、孩子无所谓什么叛逆期,只要精神营养缺乏了,任何时候都可能叛逆。——林文采

56、父母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不要当着外人的面让孩子觉得丢脸。检验孩子心理健康的最好年龄是13-15岁。——林文采

57、孩子是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林文采

58、遗弃,是孩子对大的伤害。遗弃,孩子会认为自己一点价值都没有。没有自我价值感的人,也不会认为其他生命有价值,这个思想病毒会遗害孩子一生。——林文采

59、我不想做他做的那些事,但我的愤怒无处可去。林文采老师说情绪是能量,可以用来做些事情,那我要用我的愤怒做点什么呢?——林文采

60、发现妈妈的很多问题都是未来式的,“将来孩子戒不掉奶嘴怎么办?”“如果他一直这样摸鸡鸡怎么办?”我也问过类似的问题,明明已经得到解答,还喜欢追问一句:如果他3岁还这样怎么办?林老师说:那到时候再来找我。许多焦虑和忧愁都来自不知道存不存在的那一天。——林文采

61、对孩子,要温和而坚持。林文采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而且的确行之有效。孩子做错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动怒(一旦发火,孩子就会知道你发火的底线,并会不断挑战你的底线,不断尝试激怒你),只需要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告诉你希望他怎么做,并不断强化鼓励好的行为。——林文采

62、做一个心理治疗师,和学做一个人是完全一样的。——萨提亚林文采

63、6-7岁时,孩子需要学习、认知、模范,需要一个能够学习的人。如果孩子的心理营养缺失,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林文采

64、生命力为何消失?因为我们失败过、痛苦过。是心理营养(如被尊重、肯定、接纳等)未能得到满足,所有心理营养的背后是爱。如何得到心理营养的滋养?从关系中得到!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心理咨询师等。萨提亚治疗就是用生命滋养生命,用生命改变生命的学问。——林文采

65、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吗?在爱因斯坦的系统里,它们是可以相交的:在永恒里相交。所以改变是永远有可能的,就算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还是可能的。萨提亚如同爱因斯坦系统:是敞开的!——林文采

66、在没有孩子的时候,一个人的世界还是未曾发现美洲的时候。小孩是哥伦布,带人到新大陆去。那么,就让我们,每一位学前儿童的父母,以幸福与好奇交织的心情,到我们这块新大陆来,一起分享和孩子在一起的欣悦与惊喜,忐忑与生气,哭笑不得与没大没小。——林文采

67、梦会呈现出来,是因为超过了梦所能承载的量,我们才会记住。而当梦呈现出来时,代表我们内心有很多情绪没有处理。一般一个晚上最少5个梦。——林文采

68、做安全的父母主要要做到两点:1.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父母的关系不好,他就感觉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担心自己被遗弃。未来这个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2.稳定的情绪。孩子的紧张不安很多时候是对父母情绪的反应,所以如果父母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又如何要求孩子去管理好他们的情绪。——林文采

69、父亲对孩子的赞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这么认真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林文采

70、孩子做事磨蹭,是因为大人管得太多。因为孩子没有能力对抗,只能用磨蹭来抵抗。要信任孩子,你越信任他,他越能做好。——林文采《萨提亚亲子》课程

71、孩子希望父亲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照顾自己,如果你有需要,我就在这里,但由你来决定是否需要我的帮助,我也允许你做错,我相信你能从错误中学习。——林文采博士萨提亚亲子关系课程

72、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去做。不爱孩子,只有一种情况发生:只有建立起友情的关系!妈妈过的都不像人的生活。妈妈不可能给你她没有的东西。所以我们要自己做决定:自己要不要来学习爱人,要不要学习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林文采《萨提亚模式》课程

73、如何能让自己不焦虑?就是“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是统一。接纳当下的自己,我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当下我能做的最好的。——林文采《萨提亚》课程

74、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你觉得不舒服,而又不敢表达,那就是你的自我价值不足。要做到身心合一的表达自己先要提升自我价值。——林文采《萨提亚》课堂

75、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去做。不爱孩子,只有一种情况发生:妈妈连爱自己都不会!妈妈过的都不像人的生活。妈妈不可能给你她没有的东西。所以我们要自己做决定:自己要不要来学习爱人,要不要学习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林文采《萨提亚模式》课程

76、在孩子性别认同这方面只有父亲或者是其他男性重要他人可以做到。——林文采

77、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有焦虑,担心推迟孩子和妈妈分离的时间,孩子就不能独立成为负责任的人。——林文采

78、如果你不愿意去哄你的妻子开心,总有一天会有另外一个人去哄她;如果你不愿意去满足你的丈夫的性需求,总会有一个人愿意与他有性关系~道德规条是很难阻止一个人去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的。——萨提亚专家林文采博士

79、现在很多孩子,就像花盘里快要干枯的花,等到快要死了,才去浇水,然后就才活过来。心理营养不足的孩子,往往就会制造很多问题,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就像快要干枯的花朵一样。——林文采

80、父母没能给我们的,我们做自己的好父母,允许自己有时做得不好;经常嘉许自己做得好的,对自己宽容,也就有能力对别人宽容。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有能力做孩子的好父母。——林文采萨提亚

81、“讨好型”、“指责型”是最常见的两种姿态。而指责型的人通常会找一个讨好型的人做伴侣,相反,讨好型的人也倾向于选择指责型的。——林文采博士

82、当别人夸奖你时,要欣慰的接受,即使你不一定觉得有,当你去接纳它时,久而久之它就成为你身上拥有的特质。——林文采萨提亚婚姻

83、婚姻里,如果男人有婚外情,老婆是能感觉到的,但女人有婚外情,男人就不一定感觉到。——l林文采萨提亚婚姻

84、男人们在白天接收到很多的性刺激。包括报章、杂志、电视、电脑及来来往往的美女,他都把持住自己,到了晚上他觉得理所当然的老婆要犒赏他。——l林文采萨提亚婚姻

85、父母都是劫富济贫的,家里最能干的孩子,总是关注比较少,给与最少的资源。不是不爱,而是更相信他,他们让父母总是比较放心。如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是不是可以释然呢?。――林文采萨提亚课程

86、婚姻关系里面没有对错,没有输赢,要赢两人一起赢,要输两人一起输。——萨提亚林文采

87、一个人如果心理营养充足,就会有活力,生命力很强。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无缘无故肚子痛又查不出什么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你的孩子对你有情绪。——林文采

88、宝宝的性格是父亲的遗传大: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后天影响。比较而言,爸爸的影响力会大过妈妈。父爱的作用对女儿的影响更大。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父亲在女儿的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温柔个性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亲能传授给女儿生活上的许多重要的教训和经验,使女儿的性格更加丰富多彩。——林文采

89、婚姻关系必须处理的三大差异:原生家庭差异、天生气质差异和性别差异。原生家庭差异带来很多生活习惯的差异和价值观的差异,例如,如何用钱、用时间、如何表达爱、如何处理冲突等。有时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对于对方来讲非常艰难,理解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林文采

90、担心的背后是一份不信任。——林文采

91、我们因为相同而联结,我们因为不同而成长。——林文采

92、我相信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可以去学习!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在这里。不过要由你来决定,你是否需要我的“支持”!我不会主动插手来“支持”你。我深信你将会有你自己的成就!我“也相信你会允许”你自己犯些错,因为从错误中可以学习更多!——林文采

93、每个孩子都是一棵种子,有足够的滋养,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展现各自的美丽。然而当父母给予孩子心理营养不够时,可能会出现:1、人际关系问题;2、自我概念问题;3、偏差行为,例如打架斗殴、自伤等行为。——林文采

94、父母可以给予0~16岁孩子的心理营养:1、无条件的接纳,2、父母看重、重视孩子的优势,尤其是父亲,3、母亲有足够的安全感,如信任孩子,保持情绪稳定,4、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5、父母给予孩子时间去寻求模范,学习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应对困难的方法和态度。——萨提亚亲子课程林文采博士

95、爱,要用对方能接收的方式来表达。——林文采博士

96、请接受今生不完美,请接收今生有遗憾。——林文采

97、萨提亚模式的信念之一,也是她最重要的信念之一,就是“改变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也是有可能的”。——林文采

98、关于感受:感受是生来就有的,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是谁!做我喜欢的,不做我讨厌的,这样我们就不会恨自己。——林文采

99、父亲对孩子的重要性:不需要你花多少时间在孩子身上,要看你是否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以及接纳孩子的特质,发现孩子的内在资源,愿意提供帮助但不拯救,相信错误是成长中要经历的。——林文采

100、禁止脚本是一个孩子在处于压力下又必须生存时内心的一种挣扎,其产生步骤是:1、渴望,2、从体验中发现,3、脚本产生。如:我需要父母的爱,但努力中发现无法让父母爱我,于是我产生一个禁令:我不需要和父母亲近!于是关闭,也同时关闭和他人的连接,慢慢就丧失了爱的能力。——林文采

101、大部分人倾向于选择对他而言是熟悉而非舒适、正确的应对,尤其在压力之下。——林文采

102、婚姻要过三关。第一关是原生家庭关,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价值观的不同。第二关是男女大不同,很多人在结婚前对异性一无所知,这种冲撞只有在婚姻关系中才会体现。第三关就是彼此不同的天生气质。而这些都需要一个成熟的人格去接纳彼此的不同。其实,夫妻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难处理的。——林文采

103、我很信任你,相信你可以自己处理这些问题;我愿意陪你长大,当你有需要的时候,我也可以帮助你;但是你的事情最终还是由你自己来做决定;如果事实证明你做错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在错误中有所学习。信任、支持、肯定和尊重。——林文采

104、认识到自己也是有优点和缺点的,允许自己犯错误,接受这样的自己并不断努力完善自己。对自己如是,对孩子如是。——林文采

105、一个家庭里最能够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两大条件:一是家庭中夫妻和谐;二是妈妈情绪的稳定性,而后者更为重要。——林文采

106、因为我慈悲,所以我要更有智慧!——林文采

107、一个女人,要小心和一个被溺爱的男性结婚,你做的所有“好”他认为都是应该的。母亲创造了儿子的口味,她更了解儿子的口味,妻子永远追不上他母亲。而且你要时时刻刻肯定这男人(否则他没有能量面对),时时刻刻为他收拾残局(因为妈妈会为儿子收拾的)。——林文采

108、有些人停下来不敢玩!其内在的脚本是:小时候他们玩,父母就会生气。“我不做小孩,我不要让父母不开心”这样的人是没有童年的,一个没有童年的母亲,是不习惯孩子玩耍的,当看到孩子玩时,她会很不舒服、不习惯,很焦虑。――萨提亚课程

109、我们必须意识到一点:我们必须接受父母也是人,而不是只以他们扮演的角色来要求他们,来与他们相处。——林文采

110、心理治疗,需要把重点放在健康及正向积极的部分,而非病理负面的部份。——林文采

111、幸福婚姻的必备条件是什么?1. 夫妻要有处理冲突的能力;2. 夫妻要能够建立起友情的关系:两个人从恋爱到结婚,然后一路走来,爱情变成了恩情或友情。只有建立起友情的关系,彼此才会觉得有安全感,能够继续下去。——林文采

112、父亲是孩子真正的保护神。用一致性语言教会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林文采

113、孩子都是没有错的,有错的话就是父母的错。确实看到太多的父母因为爱孩子最后变成了害孩子,太多的父母觉得自己是个教育专家,可悲!——林文采

114、讲重话或批评孩子时要同时与孩子连接(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如在说话之前握着孩子的手),否则孩子没有安全感(害怕被抛弃),也不会真正听话。我们的原则是:温和和坚持!我接纳孩子这个人,但不接纳孩子的错误行为。——林文采亲子课程

115、有安全感的人就是,在别人倾诉时,不打断,不否定,不批评,不说教,不分析,你只需要静静的,感爱对方的感受,偶然点点头,点头不代表你肯定对方的想法,只是说明你在认真的听。因为,他需要只是倾诉,而不是,你教他应该怎样做!——林文采

116、不要捡别人的情绪垃圾,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一一林文采博士

117、不是说从此就让自已脱胎换骨,而是从另一扇窗看世界!——林文采

118、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邀请而不要求。——林文采

119、林文采说她其中一个儿子需要戴助听器。开始她有点担心孩子因此感觉不好,所以问他会不会不开心。他说“别人眼睛不好所以戴眼镜,我耳朵不好所以戴助听器。”确实没听说哪个近视眼自卑啊……不愧是林文采的儿子。相比父母挖空心思想出类似的妙答来安慰孩子,不如示范给他看什么叫强大内心。——林文采

120、"孩子并没有叛逆期,只是之前与父母的沟通不好而已",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多听他们讲话,"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沟通方式"。——林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