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5 January 2015

克服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身上的危机

摘自《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
————————————————————————
小动作不断---心不在焉

2岁的孩子在行为上已经表现很大的不同。

如: A 可以整整一个小时都很专注的玩小积木、小汽车、玩偶、画画、看书
      B 一直拉着父母(非常粘人),不愿意玩任何玩具/ 想要马上离开/ 要求吃东西或喝饮料/哭闹不休/ 不喜欢父母和别人说话/每件玩具只玩一会儿就要求换新的。
      C 爬上写字台/ 把窗帘或吊灯扯下/ 去测试电插座/ 开关风扇/ 关掉电脑/ 从椅子上跳下来/ 不停咬指甲/ 不停讲话/ 经常摔伤,擦伤/把书架上的书弄到乱七八糟---两分钟以后,整个房间散落一地的东西
————————————————————————

(看谁能最快吧自己的房间变成战场)
充了电似的,精神充沛,体能卓越,不停的动
停止按钮 / 低速档 按钮 在哪里?
多动症 ? 《蓬头彼得》的好动菲利普

父母的压力很大,很紧张,一刻不停地接收挑战,还得担忧接下来的成长。

沉着稳健、性格温和、注意力集中  Vs 爱跑爱跳、独占欲强、没有耐心
(问卷:毅力和注意力)

上小学前----
1. 长时间安静地坐着
2. 集中注意力倾听他人说话
3. 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
4. 遇到挫折不放弃
————————————————————————
这种性格里存在着一个疑问


其他孩子怎么不会这样 ? (父母一样、成长环境相似)

内部  制动机制  = 耐心等待/ 三思而后行/ 想得起预先告知过的后果/ 会为将来考虑,遵守规则
对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有所克制

冲动 = 脑袋里面的 “刹车”小球特别少
         -  把油门踩到底 到处跑, 有着极强烈的运动渴望
         - 自身的 制动机制不起作用

更安静坐着, 不愿运动  ---虽然让父母省力,但也是问题

只要性情温和、具有协作精神,活泼好动---你可以放心,并尽可能提供尽情嬉戏的机会,最好在户外

————————————————————————
什么时候进行干预?

选任何一项体育活动,如出现了类似以下的状况时,孩子的不安好动才成为问题。


1.避免危险


  • 经常在跑跳/攀爬时受伤
  • 经常因为激动去推其他孩子/粗鲁地抓伤其他孩子
  • 经常因为动作不灵活而毁坏物品
  • 经常因为自己的不安静而严重影响周围的人
  • 还存在对抗行为
上述各种情况在孩子身上出现越多,他就越迫切地需要你的支持
只要是他的行为严重了影响了其他人或给自身带来损害的时候,
你必须为他踩下刹车,因为他自己不行。


  1. 明确告诉孩子他可以逗留的范围,时不时检查
  2. 清楚地和孩子约好时间,如不能遵守,暂时限制他的活动范围
没有 “庇护过度” , 即使他强烈反对,我们的行为仅仅是具有责任心的表现。
——————————————————————————————————————
一般  精力过剩   = 对抗 +  冲动
大发脾气,攻击行为

与特别活泼的孩子的相处之道

1. 如他们没正确估计自己的力气,当寻求身体接触时会弄疼对方,即使意愿是友好的,也容易被人误会。
友好拍一下= 被误会推撞

示范/扮演游戏
怎么做才正确
要求模仿: 如何轻抚、打招呼、拥抱

2. 因动作不灵活 而 毁坏物品

必须经历的阶段
在尚未造成损失时提醒他们:“把杯拿好!” “留神椅子!”“慢一点儿!”
叫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回神
轻拍肩膀效果会更好

3.  被无止境的喧闹打扰
只需学习对他们在打扰他人时,加以规范和制止即可。
尊重孩子的独特性,也同时教会了他们必须遵守的规则,顾及他人的需要

可以这么说:
“那么,现在轮到我说了。”
“我现在需要休息一下,等一下下午我们再继续这个话题。”
“ 这个可怜的椅子想要4条腿着地! 让它和我们都安静一会儿吧!”
“你必须把玩具整理好,我才会给你其他的。”
“就在我附近玩,不然我就拉着你的手。”

没有负面的评价,孩子容易接受。
宽容一些,如果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给你造成负担。


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咀嚼口香糖,或手里拿一块橡皮泥随心所欲的揉捏
尤其他们爱咬手指甲,他们需要其他的选择
不管是什么,必须有允许孩子可以去动的东西











看见自己,才会看见他

乐龄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拖3个月和3年很不同,

热恋是暂时失去自己,
对方融入你的生活,
你也会融入对方的生命。

一天18通电话打来都会觉得甜蜜,
但是相处久了,
我们会说: 够了,不要再黏我!

或是陷入我好像失去了自己的状态,
只要他喜欢的,我也要喜欢。

女人前半辈子都是为另一半和孩子而活,
孩子长大了,
重心没有了,
空虚了很多,
生命失去了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从心建立彼此之间的关系,
感受自己的兴趣,
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落差,
如果他选择封闭自己,
躲在家里,
就很容易患上忧郁症。

既然成家了,
先看见自己,
会不会太自私?
看见自己---我要重新开心。
我愿意---为你做一些事情。
如果没有“我”,就不会有后面那两个字。
我们在婚姻的承诺里,
不管健康、财富等,我都愿意陪伴对方。
现今的生活,
婚姻的承诺是必须了。
患难以共,无怨无悔,
在我们经历生命低谷时,
知道永远有一个人在身边,
而不是要为对方帮我们解决所有的事情。

照顾对方,为对方设想,
而不是为对方抗完所有的事,
心里会暖呼呼的,
家是我们共同的担当的责任。

女性是听觉,
需要从男性那里听到我为你做什么。
男性是行动派,
他爱你是用行动而不是语言来表示,
永久的落差会让女生以为对方不在乎我们。
了解之间的差异后,
就能达到很好的两性的沟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舒骏 《男女之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vA8V59u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正确的管道,
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对方的涵义,
沟通障碍就出现了。

对婚姻,另一半的期待,
到最后来到现实会有落差。
我希望A形式,
来的是A+B,
女生会想说了也没有用,不会听,为什么我要那么幸苦?

让大家有一个平台,
有一个环节是女性抛一个问题给男性回答,后换男生
怎样才是的理想中的伴侣? ---男生问。
只要是我愿意,我把终生交托给另一个人,那个人就是理想的伴侣。--女生答。
男生就说,那你又挑我,
所以他们很想知道女生的理想伴侣,
要求更明确的表达,
怎么样的条件才算符合。
然后就列出来,
男性的思考要: 1什么,2什么,我能做到吗?
有安全感。
患难以共
...如果你没有列到清楚,
他们不会感觉到后面或是还没有列出来的还有很多。

女性是感觉型的,
情绪不好的时候,
什么都不ok.
情绪好的时候,什么都ok.
进入日常生活时,就从这边而来。

女性问男生:在花$的时候,什么态度最让男性受不了?



功课













我是一个比较自私和懒惰的全职妈妈,
平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儿,
很少去过问孩子学校的功课和听写。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
加上考试分数所能透露孩子的学习成效的信息并不多,
这让我开始觉得有必要偶尔突击检查。
我不喜欢坐在旁边监督孩子的功课和听写,
因为我深知他们必定倒在急性子和高要求的我的口和手里,
做功课好像在家庭大战。
既然已经确定不能创造良好气氛,
也就是我无法把 功课 = 良好感觉 联接在一起,
那么我就选择他们低年级时,
在功课量和质不会被难倒的那个阶段,
把责任丢回给他们自己负责。
孩子小的时候是抓 “字体工整”,
感恩学校老师的照顾,
我无须出马。
至于听写有时候他们偷懒,
最后几秒的扫描,
考的是瞬间记忆或短期记忆,
根本不必太在意。
(如果听写错到离谱,我会在簿子上写“反省”这两个字!上次就被老师误会,以为我叫老师她反省。)

但是孩子大的时候要抓 ”做题思路“ 而不是 “答案” ,
聆听他们的解释和陪伴讨论都是费时费力的工作,
我想我是最有时间条件去做这事儿。
说到 做题思路,
某天我突击老二的数学,
发现她减法是从前面的数值开始减起。
平日唱反调就算了,竟然数学也如此!
我,火开始冒了!
“你说说看为何从前面减起?” 我问。
“我每次的答案都对,谁讲不可以?” 老二迅速回应。
“啊,每次都这样!!!那你讲讲看你怎么算?” 我的脸开始紧绷。
“这个十万减那个十万,然后这个减那个。。。。。。。诺,你看,不是对吗?”
竟然。。。。。。。跟我想像的做法是完全另外一个样!
那么高风险的做法她也想得出,晕!
不问,
还真的冤枉了她。
几十分钟后,
她大叫起来。
“乱乱出题目,都不是这样子问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XXY,那他应该那样问。。。。。。。”
”做么? 人家题目出错?不可能吧? 拿来看!“ 我质疑她。
呼。。。。。。。X。。Y。。。
是哦,
不应该是这样问的。
经过几轮的突击检查,
我发现我家老二的想法真的是跟别人很不一样。
是有风险,
但是有创意,
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那老大呢?
唉,5年纪了还有听写。
我说你自己看着办,
这个年纪要的已经不可能只是识字,写字。
对不起,妈妈会为你另外准备“功课”。
你就忍耐忍耐这两年吧!
那,
我偷懒的日子看来就越变越短了。。。。。。。。

Wednesday 21 January 2015

又是我?!

















有一种孩子,
我相信他一定会成长得越来越好。
背后的妈妈虽然迫切盼望更多的美好,
但也按住气的叫自己耐心些,
等待的同时也和他一起寻找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这是我从一位小朋友身上见证到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老二总爱说一句:“啊,又是我!”
扫地、抹地、收衣服、倒垃圾。。。。。。。
做得最多的就是妈妈我啦,
那轮到她有资格埋怨?

如果哪一天我问:“谁要做这些工呀?”
要是她发现那是学习的机会,
并且跑过来抢着做,
那个她必定很棒。

“我不会做,做得慢呀!” 她说。
“你以为别人做的好是练一两次就成的吗?
他背后所花的时间和努力你没看到。
做得慢才要找很多机会练习,
不然哪里精?哪里巧?

做多工绝对不是亏掉你自己,
而是赚到了!
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就怕那是机会你也看不到。

要有一个会做事的孩子,
首先要有一个给她机会的老妈。

我只好学习别人,
暂时按住我的气,
等待她的同时,
陪伴她一起做中学,学中觉,觉中悟。

再见2014

















年纪越大,
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陆续地从我的生命视线消失了。

我所input的data 越来越多,
涨满了整个脑袋,
认知模糊了内心的情感。
里面有负面的情绪,
有正面积极的感觉,
我从更多的flight,freeze, fight 学会走向更多的坦然面对。

这个阶段要做的是安身立命。

再见,
我的2014.
感恩我在那一年里储存的能量与经验。

祝福大家在2015看到人生的另一道曙光。

经济不好













经济不好,
荷包缩水。

a)
最近小鱼越来越会精打细算。
她说:“妈,这个去RM2店买啦!才RM2."
可是就因为那个”RM2“的数字,
心想:”哎呀,才RM2!买啦!“
然后就拼命的买,
到了付款柜台时才后悔。

b)
有一次我们到一某个商场的角落看太阳眼镜,
小鱼拿起就说:”啊,才几块钱,那么便宜!“
”妈,我要买这副眼镜,然后下次换眼镜框时,就拆掉这个来用!“
啊,哈哈哈。。。。。。。

c)
2015年1月4日,
复习完功课后,
小鱼突然跳起来问:”今天几号? "
"1月4号。“
她大喊””妈,惨了!你还没有去采购东西放在家里吨。消费税已经开始了,怎么办?“
那呼喊声还真吓了我一跳。
“噢,消费税呀!还没开始,别怕,还有时间!我一定会去扫那些可以收很久的东西。哈哈。。。。。。。”

d)
巴刹回来后,
我唠叨着。
”那么一点菜就要RM 7!好,就几天不去巴刹。”
老公建议:“要吃菜,去餐馆吃!他们的价钱定了,不能起。”
小鱼说:“幸好我们有种一点菜,吃那些就好了。”

e)
和好友聊到“愧疚"这个话题,
我说前阵子原想上美容店洗脸,
一想到家里钱没剩多少,
其他地方又水灾,
我怎么还敢花得那么奢侈?

f)
去参加空手道营回来后,
小鱼得意洋洋的分享了她购买冰淇淋的事。
”妈,我的朋友他们选的冰淇淋是RM5一枝的,是韩国冰淇淋,好浪费!可是我只选RM1一枝那种,还省了RM4!“

家公摇头说人家要赚我们家的钱还真难。

今夜的我














今夜的我不敢早睡。
就如好友说的,
那桌面上堆积如山的书本很久才被点到名。
越读,
里面的“我”就越渺小.
学海里飘浮了那么多年,
沾到的只是那些皮毛。

《数学指导》、《谁在我家》、《我不只是个老师》、《艺术团体治疗》、法情一大堆的好文、《非常女生》、brain gym。。。。。。。
书啃得慢的内疚,
哪睡得着。
哪敢睡。

短短几天一本书的阅读是结束了,
但因之而起的思考会一直延续下去。

小孩子?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放学后A分享了在学校的一个小插曲

“今天我去上厕所,看到某间厕所的门突然间开了个小缝,可是没人走出。我就站在那里等了一会儿,就两个“小妹妹”从那间厕所走了出来。

A自言自语:“哦,原来是一年级的小妹妹!”

其中一个身材非常娇小的小妹妹听到A所说的,就马上"破口大骂":“我二年级了咯,哪里是什么小妹妹。”

说完她就走了.
A还是自言自语:“我忘记你是二年级了,而且我三年级,还是比你大,总之你就是一个小妹妹。”

过后A就进去厕所,忽然间厕所的灯熄了,A不以为意。

放学后大伙儿在候车亭等候妈妈的车子,怎知道那个小女孩突然跑过来冲着A说:“刚才我生气你说我小妹妹。你知道厕所的灯为什么突然暗掉吗? 哼, 是我故意把灯关掉的!”说完掉头就走了。

吓呆了站在一旁的B、C、D!

”你做了什么事?"

——————————————
喔,
人小鬼大的小孩子!

心理建设












朋友告诉我这一次开学他和孩子轻松多了。
即便是书包里的作业本越来多,
听写与默写数量和难度一直在增加,
老师越来越凶,
但,
孩子们没有以往的紧绷情绪和行为反击。

原来,
她在假期时,
为孩子们和自己做了心理建设。

预先和孩子讨论,
和突然被吓到,
有差别。
尤其小孩子,
可以刻意忘记感觉不美好的一段记忆,
然后尽情沉淀在他们的短暂欢乐里。

这就有点像。。。。。。。
有些家长在孩子玩得尽兴时,
突然被父母叫住停止游戏回家,
然后孩子大哭大闹不要走,
父母则在那里就大喊大叫,
搞到两败俱伤。
有些父母在家里就先说明要去的场地和气氛会是如何,
可能发生的状况及回家的时间。
然后在孩子停止游戏前,
会给予缓冲时间,
”还有10分钟,我们就得回去咯。你们好好珍惜剩下的时间!“
”还有5分钟就得走咯,我先去准备准备,你们也准备一下,等一下我一叫,你们就可以过来车子这里了。“
”ok, 还有10秒。还可以多玩一次滑板。10,9,9.。。。好咯,时间到了,跟你的朋友说再见,也跟滑板秋千说再见咯,下次再来看他们。来,牵妈妈的手回家了。“
多欢喜的收场。

我是大人,
当然也需要这样的心理建设,
为还未面对的事做预测、做准备、做提醒。
比如孩子上小四啦,
她今年可能在心智发展上会有一个小关要过,
情绪受困扰、学习动力减弱、朋友之间有很多摩擦。。。。。。。
我会去找一找相关资料,
特别留意同年龄小朋友的状况,
甚至和孩子一起研究讨论这些他人的经历。

那,要是事情发生了,
我会显得比较淡定,
沉稳的hold住局势。
要是我慌,又沮丧,
孩子的情绪肯定大大被影响。

现在假期的mood还未退又加 新年mood,
足以让听写默写变得加倍的痛苦。
苦?
有时却也未必。

孩子原来也有要求












有了小孩,
父母亲或多或少对他们都有一些些的期望与要求。
当中不免有一些完美和不合理的苛刻,
往往让自己给的爱是有条件的。

小时候,
“快点会叫爸爸妈妈、晚上不要一直醒来、不要乱发脾气。”
“女孩子最好学钢琴、芭蕾舞。。。。。。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听故事时屁股不乱动、吃饭的时候不落饭粒、玩具自己会收好。。。。。。”

上了学后,
要求小孩可以
”自动冲凉、自动做功课、书包会自己收、考试会自己复习、一叫就会马上起床、做什么都快快、不会迟到。。。。。。”

某一天,
孩子突然对父母亲说:“你不是答应过我,说这个假期要带我们去Legoland的咯?做么讲到没有做到?"
"放学那么迟才来载我,全部人都回了!下次早点来!”
“这题练习怎么做?啊,你不会?哎,我的妈妈爸爸最好是什么都会的。。。。”
“哇,你的便当看起来好好吃哦!我希望我的妈妈也会做这个。”
”你忘了买XY!记得啊,还有那个要用完了,明天你去买菜时要记得,不然你去写下来。“

孩子沮丧的回到家说:
”希望我的老师可以对我们温柔一点。。。。。。。“
”啊,快放假了,作用簿还有好多页没做完!我很希望老师可以有多一点时间教我们这些东西,快一点教。。。。。。。“
”我希望我们的学校有这些那些活动,如果有就好,我们就会越来越厉害。。。。。。。“

原来,
求好的心态不只是大人的专利,
小孩对大人也会有所期望与要求。
可能要求我们大人对待他们小孩的态度,行为与情绪,
还是处理能力。
我们能不能达到他们的标准要求呢?
我们曾经聆听过他们的要求吗?

风水轮流转,
以后换孩子在后面催促父母亲:
”快点快点“,”怎么老是做不好?“
不良感受开始来了。
那么熟悉?
嘿,
那正是曾经被我们要求的!

我要拿第一











也许是才刚开学,
老二班的家长为了要鼓励孩子在新的学年好好干一场,
不少人已经开始“宣布奖励”,
老二经常带回来的话题就是那个。

“我的朋友很好咯,
A的妈妈说如果拿10名以内,就可以送他 ipad!” 语气有点激昂了,
“才10名以内就有那么好的礼物,这样爽的咯!” 一边讲一边看我的反应。
“B的爸爸说带他去旅行。C的妈妈说带他去吃好料。。。。。。可是,我早早就拿10以内咯,什么都没有,” 老二心理有点不平衡了。

”讨厌,那个谁和谁都拿过第1名了,
今年他们两个应该让出来的,怎么可以每次都是他们!“ 她还在惦记这件事,有点无理了。

某个晚上被我催促她复习,
”你不是说要拿第一咯,只讲却没有行动是没有用的,就像没有种榴莲怎么得榴莲?“我开始说教了。
她没辙,目标是她定的,她一定要负责任。

拿出课本随意翻两下后,
突然她抬起头说:”妈, 他们两个一定是没有“停下”来的,我现在才努力,就算不要睡觉也追不到,对吗?“ 很沮丧的口吻。
这是我在假期时受不了她的慢条斯理而搬出来吓她的道理,
啊,
有点弄巧反拙了。
赶快处理。。。。。。。。

昨天突然她想到什么,
大叫了一声:“啊,有,妈,有。我记得上次你讲过,拿第1名就买杯杯面给我吃。”
哈哈哈。。。。。。我忍不住大笑,杯杯面?才。。!
"有吗? 我有答应你吗? 我不记得也。可是妈妈觉得很好笑,杯杯面是不健康的食物,可以当做是礼物咩? (她从来都没吃过,以为那是好东西!)
“你,笑我。。。。。。!”
“其实拿到好成绩不是为了礼物,礼物也满足不到你内在的快乐。成绩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这种喜悦就像你学XX,然后越学越好,内心越来越饱满。。。。。。。。。人不能只追名和利,也要。。。。。。。做学问不是为第一。。。。。。”

我继续讲我的大道理。

说不定,
这个第一名的目标只是三分钟热度而已。
不过我是老妈,
一定要全力支持。
我捧你!

作业本

这个作业本话题太热了。
当某些朋友都在说学校的作业本太多时,
有人却另外跑去添购了它。。。。。。。
————————————————————————
老师派复印练习纸给小朋友。
“哎,这个我早就做过了!” 某个小朋友突然叫了一声。
“不信?我的书包有答案。我妈妈去X、Y和X书店买完全部我们的作业簿给我做。这本的练习我早就做完了,我妈陪我做得哩!” 他有点沾沾自喜的说。
“你这么有时间? ” 隔壁的同学问。
“当然!我都没有学什么,除了补习,“ 比了个手势。
喔,
他看起来挺开心的。
才开学,
他做完了他那个年纪的某个作业本,其他呢?
我不知道。












我只听到他以为买完所有市面上的作业本,
以后老师出的考题,
他肯定做过.
肯定做过,
成绩就有机会比人家好。
不要吓到,
确实不少人会这样想。
他,
牺牲了课外活动时间,休息时间,玩耍时间,做家务、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
只会让自己变成生活的废人。
————————————————
作业,
如果学校不买,
家长买;
家长不买,
补习中心买。
怪来怪去事情还是依旧。
学习究竟是这么一回事,
很多人都知道,
却已经忘记做了。
倘若人人把心安定下來,
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 本分事,
相互关怀、扶持、学习,
把这样的氛围交给孩子,不是更好吗?

Tuesday 20 January 2015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许秀华博士

专注程度
————————
做功课,被其他东西吸引,
拖拖拉拉--给老师不好的印象、人际关系不好、甚至影响长大后的成就。

如何帮助孩子专注?

1. 环境

  • 尽量简单、安静
  • 书桌上不要有很多让他分心的东西
  • 不要靠近电视
  • 不要靠近兄弟


2. 避免大人为的因素
当孩子在做拼图、做功课
我们很喜欢叫: "过来,过来,帮爸爸拿报纸。"
“过来吃水果!”
结果一直在做引起他分心的事情。

3. 做事的时间表

  • 习惯有规律、有节奏、固定的时间
  •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 安心、稳定感
  • 时间表动静交替,也要有缓冲收心,尤其刚从外面玩回来,不可能一下子就进入安静的活动

4. 自我约束,自控能力: 从游戏当中来培养
比如:

a. 玩开车去旅行的游戏,
开到一半,要走开。我们可以对他说: “不行,目的地还没到,你要开到那里才能下车”

b. 吃冰淇淋,
跟孩子说:“去远的地方吃,那里有双球、而且可以选择不同口味的。如果去近的,就没有得选,只有一种”。
让他学习约束、忍耐、自我约束的能力

约束自己多专注是有帮助的。
可以用各式各样的游戏,玩具。
视年龄,
比如:
1. 收掉他某个玩具,问他什么玩具不见了。
2. 看图片猜什么不见了,然后再换掉,猜什么位置不一样了。

——————————————————————
学习时,
则需要看他的需要和兴趣。
如果强迫,就无法专注。

有些小朋友头脑好,但是上课很不专心
老师就要检讨上课内容是不是不够吸引,
而并不是他不够专注。

观察植物生长,
明确的告诉他每天去看(明确的任务),
如果发现绿色的芽冒出来,
你赶快来告诉老师。

不是跟他说做完功课了来找妈妈。
这样不可以,因为不明确:
而是比如:
”写完这一页的字,检查一次了,都没有错了,来告诉妈妈。"

就像大人,
做了什么目标,可以拿到花红。
小朋友也一样。

从承担的过程得到快乐来奖励自己,
任务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难,
有点挑战性,
建立成就感,
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尝试专注。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难事,
只要我专注,
我就能克服它。

总结:
激发他的兴趣、需要,
明确的怎么做,做到什么地步,
他就可以比较专心。
————————————————————————


上了幼儿园就可以明显看得出。

首先我们要先分辨孩子是:
1。 活动量比较大的孩子
或是
2. 专注力比较弱的小朋友 ADHD--那我们要找儿童心理专家、精神科做专业评估


这里谈的小朋友是幼儿园还不能在團体上课专注超过15分钟,
我们该如何帮助他:-

游戏中学习,从游戏中培养他的专注力。
我们不能够期待他要改变。
这样的孩子有他的特点。
父母也担心别人说他管教不当

这些孩子的前额的构造,也就是控制我们神经元的跟我们不同。
但是他们对他感兴趣的科目,
他们可以发挥得很好。

他识字能力很强,一下子就认到了,
而且很喜欢认字。
比如爱因斯坦就是个专注力不足的。
所以我们不要把他填上标签: 他是不可以的,他很糟。
家长要把自己变成过动儿的专家,
让老师和其他人知道他们的特点
并分享治疗师的方法。
这样孩子可以保有他的自信,
才会学习到很好。


——————————————————
静态游戏
1. 画图--加一些引导
边画边讲---专注力比较持久
拼图、下棋、迷宫

动态:
走平衡木(双脚的专注)、丢接球、领袖游戏(猜谁在带动)、律动歌曲、大风吹抢椅子 (可以反过来,没有抢到椅子的有奖励--想吃又想玩,怎么办? )

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打瞌睡,身理的不足让他不得不睡

蛋白质不足,只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用完能量后,早上11点就开始打瞌睡。

————————————————
特殊孩子:

配合治疗师做一些活动是必要的,
因为孩子要在團体里学习。
不要想成把他改成正常孩子,
而是承认我的孩子跟别人不一样,
然后从注意的观察的里面,发现有兴趣的东西是什么,他一定有专注的东西,他的特长。
从这一点建立信心,发挥特长,比如刚才提的,识字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可以做一些记忆的工作。

另一半不能理解,
认为管孩子是妈妈的责任,
一个孩子也管不好,
那时候母亲所承受的压力就更大。

这样的孩子不是问题,
而是怎么带领他才是问题。

配合他的特点,
在学校里面给他一些正常的责任,
一段时间过后让他站起来去完成。
或是请他帮忙老师看谁不专心。

行为发生后,
正向的引导,
而不是指责,不是专注他的缺点 : 做一个功课做这么久?跑去哪里?
一看到正面的马上给予鼓励
培养自信,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
父母亲要很有规律、指示要明确,不然无所适从,不要强调他的不专心。

亲子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
互相信任和关心。

Thursday 15 January 2015

家庭系统排列 (一)















参与: 代表、当事人、治疗师、其他团友

展示家庭系统中的2种不同画面: 1. 破坏性, 2. 解决的画面。

 1. 破坏性画面 :
  • 直观表示法   -----   主观的描绘
  • 展示运作在家庭中的  隐藏 动力 =
  • 家庭系统对 当事人 思想感受行为   的 持续影响

呈现当事人的  记忆  + 内在的画面

————————————————————————————
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建立系统
  • 对运作的动力做设想
  • 获家庭的基本资料 = 找到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刻意影响当事人的人
  • 代表的反应提供信息 = 对当事人描述的补充
  • 为解决办法的寻找提供更好的依据
  • 询问: 有没有发生过一些不寻常的事件: 死亡、自杀、分离、离婚、意外、残疾、重病、缺席等
  • x  评价 + 人品描述 -- 干扰自发反应


第二阶段
  • 试验找寻新的画面 --- 符合  爱的系统   的  平衡 ----  引出解决办法
  • 让当事人感觉到希望
  • 治疗作用的选择
第三阶段
  • 让排列的画面确定---在心里起治疗的作用--逐渐改变原有的状况
  • = 爱的隐藏  的  和谐 的状态下-----每一个家庭成员 都有了 适当的  + 功能  
  • 对其他家庭/團体成员都会有影响
——————————————————————
条件

对代表说: 集中自己的精神,平心静气,忘掉自己的问题,目的、目标      
                     在你被安排到某个位置时,注意自己的情绪感觉; 
                     在其他人被带进来系统排列时,注意自己有什么变化。
  • 当事人:态度严肃, x 贪玩/掠奇------无法区分  个人投射/系统的反应
  •                保持敏感性 + 警觉性
  •                在排列时,推着代表的肩膀移动到适当的位置,直到满意为止

  • 群体:  专注、相互协作

  • 代表:     允许自己感受那个位置的影响
                        忽略本身的资料和解释--保持头脑清醒
                                                
                        感受必然和那个人有关,而和自己的人生一点关系也没有
                        会混淆  自身  的   体验记忆 + 外在   的   情绪  和 感觉
                        潜意识在工作 = 很适合他们的角色/和真实的人有些相似
                      (人手不够,异性代表/,但都会有一些干扰)
                      (x 多次被选中代表---考虑这个人的系统是否有些事情/可能处在危险之中)

  • 都不应该说话
  • x 根据所见 + 想法做判断(=坐上那个位子应该有的感觉)
  • / 相信自己的身体反应
  • 中肯报告不遗漏/不筛选/不添油加酱 : 期待 Vs 感受的矛盾、 想要某个人死掉、做一些违法的事。



绘画活动-(2)


1. 自画像

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
可以是一色笔, 可以是多色笔完成。




















2. 价值拍卖
——————————

























次序不能太乱, 避免闹哄哄滑稽
购买不能超过RM5k.
引导向正确价值观发展

Wednesday 14 January 2015

绘画活动(一)House-Tree-Person(HTP)


  • 房子、树、人这三个物体对于儿童来说都是熟悉的东西。
  • 所有年龄层都可以接受。
  • 是“发现失调”的筛选工具。
  • 绘画顺序,在心理上是越来越困难的.
  • 清楚地投射出自我负面的感觉
  • 把握了个性心理与内心世界
  • 提供了情绪障碍更自由的抒发管道
  • 为后续心理辅导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绘画提供的信息不直接与学生交流
  • 让家长、老师了解了他们的心理需求、理解了他们心理状况,并正面提出希望

细节分析
  • 没烟囱: 缺少温暖与亲情/ 男性人物的冲突
  • 帽子:费了许多精力来控制生气的感受,以降低被愤怒控制的恐惧
  • 房子和树:都是空白的,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不安。
  • 没有窗户:呈现出敌意
  • 没有地平线,没有阶梯与路:人际关系困难
  • 房子有围墙(篱笆):呈现出他需要情感的保护。
  • 树看似平衡,但没有画出树枝,空白无物:投射出的信息是有冲动、漫无目的的行为,有敌意与退缩,与他人接触困难等心理现象。

Monday 12 January 2015

PET 父母效能系统课程



1.    接受 的行为 Vs 不接受 的行为
2.    倾听技巧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3.    说的技巧---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信息、你-信息、无效的信息)、称赞的形式
4.     改变环境以改变孩子不可以接受的行为
5.    亲子冲突& 父母的权力  Vs 输、应用与正当性、解决办法、家长的恐慌性
6.    不被孩子“炒鱿鱼”& 预防冲突

















——————————————————



我就不请外面的讲师过来做这些内容了。

如果有这个必要,但是跟这个内容不太有直接关联,偶尔的小请还是可以的。大家觉得如何?自由发表意见,呵呵,开始。

然后我希望可以陆续做几次相关绘画或是其他表达性的活动,通过活动或许感觉比较深刻,可以反复省思自己的状况

这些活动则串插在父母效能系统课程里面


大体上今年的课就是这样,交代完毕。呼,总算有个大纲出来了!

艺术治疗,帮助孩子开心锁


















48中颜色才能很好的表达情绪。
技巧-哪些颜色的搭配很协调
只是力度,只是在玩颜色: 颜色配搭很特别: 橙黄

艺术治疗是发现,知道他们为什么画那些,做整合,给她引导和方法
每一个颜色都有它的频道
如果只注重成果,结构,技巧,那我们很容易就疏忽了其他重要的信息。

图画是情绪的语言
我们教导孩子如何表达情绪,还要教父母如何听到孩子的情绪语言
内在情绪如果被了解,认同,情绪一直累计

个案1: 涂满黄色,里面有3个人物,没有了妹妹。因为妹妹很小,他不会照顾,妈妈不给他照顾。可是这幅画并不表示她不爱妹妹,而是她在这个空间里,完完全全霸住父母,。
有些自闭儿、过动儿不适合,会吃颜料,或撞墙等等
认同他的情绪: 你很伤心

个案2:童年的压抑: 所有的记忆跑出来,一直哭。4岁父亲去世,家里人认为他带衰,所以他已经把这个记忆埋在潜意识。内心常常有浮起来的哀伤。

做艺术治疗要找对专家,必须要有心理学背景,恰当的引导个案,
如果我们问错问题,个案的记忆就被锁住了。
把问题和故事放在画纸,所以只正对画纸上的object问
鸟瞰、第三者的身份去看回自己。投射

——————————————
很可惜,采访的时间太短了!
但是我还有好长的一段时间要跟随老师,
希望把所学习到的溶合在父母效能系统里面。